close

過敏兒的家長可能經常聽到人家分享《太極米漿粥》,我想看紫林老師的書很久了,在台中市圖書館跨館預約候補排了將近一年,足以見得此書之熱門程度。即使網路上的討論毀譽參半,甚至傳統中醫師似乎也不是非常認同紫林中醫的概念 @@ 但是讀完書之後我發現,自學中醫的人還是比較有辦法專研出更別開生面的醫理 XD

醫師培訓多數都是經由傳統醫學的課程、代代相傳的知識拉拔出來,再透過臨床的經驗強化一個醫生的醫術能力。但是,這個培育模式往往容易讓傳統中醫師們預設立場、相當依賴古人的智識,卻忽略了古籍經書的知識也可能需要更新、代代傳承的過程也可能有所缺漏。相較之下,沒有傳統包袱的人、不盡信聖賢書的人、老是愛問為什麼的人來學習中醫,往往能以不同的觀點重新詮釋一次醫理原則。吳清忠、王唯工即是如此。

 

※從《太極米漿粥》我發現紫林中醫與傳統中醫最大的不同有二:

一、擅用食材(藥材)在陰陽五行原則下的物性,去理解不同材料的特質與用法。

紫林舉了分形連續體渾沌波動論 Chaotic wave theory of fractal continuum 來說明相似形體的事物之間有『自相性』,跨物種之間確實能用高度概括性的概念來處理相關問題,以形補形是有理可循的。
也因在不經提煉、萃取的前提下,此,根據植物(藥材)所屬科目、外觀、生長型態、取用部位、炮製等資訊,可以推演其對人體能產生的效用。
值得一提的是,紫林認為食材藥物在人體裡的效力主要是透過『波動』方式傳達到歸經,而非只透過營養成分在血液中的濃度、或者藥物分子結構及代謝動力等。

二、整合中醫知識,能用最簡單、可觀察的道理去重新解讀它。

紫林一再提到『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這種萬法歸一的概念是哲理上的一種體現,它也足以說明為何紫林能勇於取經《傷寒雜病論桂林古本》,而不被版本之爭所亂。

基本上,紫林的中醫思維概念主要來自《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病論桂林古本》。

 

※貫通太極米漿粥的核心理念,就是要養『胃氣』,健脾補胃至少可以從六個角度來解讀其重要性:

一、五運六氣 → 體質、免疫系統 (P90)

五運六氣是古人觀察一年之中、天地萬物的整體趨勢所歸納出來的特徵或走勢,從五運六氣元則可知:陽明是身體將能量轉回為養分收藏之際,由陽入陰的交界關鍵點,因此《傷寒雜病論》也提到陽明這個層次對應到身體的胃,身體正是經由胃至脾,通過陽明由陽入陰之後,依序補養三陰層次的內臟。

三陽三陰得以溫養之後,免疫系統就能提升。

二、致中和 (P96)

胃,內臟結構上位居人體正中央,負責a.容納吃進來的食物、b.進行消化作用、c.協助水穀化氣生血,因此身體所有臟器的功能都是以胃氣為本;胃的強健與否,會直接關係到各種代謝機能的順暢與效果,包括把養分向外輸送、把廢棄物回收後排出體外。(P69)

許多《傷寒雜病論》裡的方劑側重建中、理中的精神,因為脾胃為後天之氣的根本,因此恢復脾胃功能才能有『致中和』的包容力道。

有別於藥材都是『以偏治偏』的糾偏方式來治療疾病,我們也可以使用偏性不太過的食材(精白米)來致中和。

1.胃居於身體陰陽之間的『中』,也是軀幹上下之間的『中』。
2.胃氣可以調控全身重要機能,又可以引導養分進入內臟收藏。
3.有足量的津液才能保全胃氣,胃中的津液主要來自水穀飲食。
4.胃氣能升能降,又以緩降為順;強烈的沉降、升散都不適宜。

當胃裡盛裝著溫暖、富含津液的食物之後,就有利於其調節其他五腑(膽、小腸、大腸、膀胱、三郊)進行養分的供給,以及廢棄物的排出。

三、溫通腠理 → 手腳溫暖 → 睡眠與內分泌問題 (P99)(P171)

『腠』是三焦可以貫通身體最精純能量的部位,並且可以接受從血液所帶來的營養;『理』是皮膚、腑臟上頭可以發現到的紋路理絡。因此,湊理是身體在功能與養分代謝循環上,達到一種極致狀態下所能貫通、交融的部位,而且有紋理的,類似通路型態的結構,從最外層的皮膚一直到裡層的內臟組織上都看得到。腠理包含能量、津液、血液三個層次的循環代謝的主體,也包含了全身上下廣義的肌肉層次的組織。

紫林以桂枝湯為例,桂枝湯可以達到兩種效果:解肌、發汗。
1.桂枝湯具有放鬆肌肉,甚至解開肌肉之間沾黏的效果;意思是肌肉的適度放鬆,可以連帶提升筋膜的功能。
2.桂枝湯可以調和人的衛氣與榮氣,可以使腠理溫暖通暢、進而自然透發出微汗。

綜言之,即使有人認為身體發炎時應該避免使用生薑、桂枝之類的溫熱性質藥材,事實上,生薑、桂枝卻能令胃氣舒展開來,並且在配伍足量可以提供津液的藥材之下,反而可以『溫通腠理』,藉此對發炎部位產生很好的治療效果。

不過其實這個部份我對『脾主肉(*)』、『以肌肉調節腠理(*)』這個論點仍存疑惑,但這不影響胃氣對人體生理作用重要性之影響,所以我把這個疑惑留待日後再行探討。

四、健脾補腦 (P119)

脾主思。紫林認為『思考』是對無形的事理做分解,『消化』則是對有形的食物做分解,兩者的作用力道是類同的,所以都是在脾系統負責。

大腦在重度思考、做出情緒反應、接受感官刺激活動的時候,會耗去大量養分、並產生許多廢熱;於此同時,如果能透過米麵主食來補充脾胃的津液,潤滑內臟在津液耗竭之後產生的枯燥,吸收內臟過度運作所造成的廢熱,平復過度刺激、興奮的大腦運作狀態。(*)

適度的四肢活動,解肌而溫通腠理,也可以有助於身體把廢熱透過背後的太陽經以出微汗的方式排除。否則,廢熱最後會集中至胃裡(*),無法消散。

他還補充:如果『胃氣生熱』的問題從頭頂冒出,輕微者是頭髮快速變白,嚴重者頭髮細軟易斷、髮根容易脫落、頭皮容易出油,最後就是養分缺乏導致掉髮速度遠超過生髮速度 @@

五、改善水液代謝能力 (P123)

脾、胃的機能不足 → 水液無法順利代謝 → 大便不成形(鶩溏)、身體易浮腫(身腫)。

除此之外,肝與胃之間的關係是消長的。也就是說,當胃的機能強盛而外行,肝就能夠沉靜、認真收藏血液;但胃的機能虛弱寒涼的時候,肝就會轉為積極外行,快速消耗養分來補足胃氣低落而缺乏的陽氣之能量。

水腫這個症狀過去通常認為是腎臟的問題,但紫林認為腎臟是受肝臟連累,問題還是需要從強化胃氣處理。

六、心臟門關 (P127)

牙齦經常性發酸、發炎、出血是心臟病的前兆,而心包(上腹部)、心下(脾臟胃臟心臟)則能透過脾胃來供養血液營養。

七、改善消化與排泄能力 (P162)

消化不良、胃食道逆流、空腹打嗝都是胃裡津液不足(*),身體無法有效率地消化食物;米漿粥使用者給紫林的回饋更發現,解決消化問題可以連帶解決:口臭臭屁、麥粒腫(針眼)、霰粒腫等胃中濕熱導致的症狀。

針對腸道的排泄能力,我們多數人都在認真攝取水液(涼水冷飲)、攝取纖維(其實白米當中也有膳食纖維),甚至用各種健康食品(蔬果錠、咖啡)來促進排便。事實上,過度刺激腸胃蠕動之後的排泄,叫做「腹瀉」。腹瀉無法解決消化問題,反而會傷害到身體內臟的機能。反之,二便暢通的關鍵就在於胃氣的充足與否。

八、婦科與不孕問題 (P173)(P217)

《傷寒雜病論》認為調理脾胃讓胃氣健全、滋養太陰,是處理所有婦科問題的關鍵;這個觀點主要著眼於胃裡的津液充足來涵養脾,產生統血的功能,讓全身上下需要重用『血』來進行的生理功能正常運作。

女孩子的月事是透過『讓充足而良好的養分進來、陳舊的廢物排出體外』的方式運作,如果不是根據以新代陳的方式、硬是把存量不多的血給推出來,就會導致體內存血不足而有悶痛感。

孕期首要工作也是養太陰,因此舉凡受孕、安胎、養胎、長胎不長胖、避免妊娠高血壓糖尿病毒血症、避免水腫便秘等問題,都是透過滋養太陰的方式來達成。

九、氣血津液調和均衡 → 改善異位性皮膚炎、小兒氣喘、鼻過敏、蕁麻疹 (P179)

若過敏原因在於「風氣相搏」,意思是內臟缺乏血液(引邪風到體內)加上正氣虛弱(無法驅離邪風),則外來刺激觸發神經反應時身體卻無法做出正確反應,身體就會發癢、出疹。因此,要把邪風趕出體外勢必得透過『發微汗』的生理作用才有辦法徹底除去。但是若胃裡缺乏津液,導致胃氣無法驅動體表的骨骼肌與腠理合作產生『發微汗』的功能,疾病就會頑纏難治 @@

異位性皮膚炎、小兒氣喘、鼻過敏、蕁麻疹都是相似的成因,因此都可以透過腸胃調理來改善之。

 

※紫林建議我們有兩種胃氣評斷指標:

1.手心腳心溫暖 (P109)

無論成人或是幼兒,後天陽氣在身體運行的中心點都是在胃,因此手心腳心便成為觀察胃氣是否在正常運行的最佳監控點。

2.胃氣三力:容得下、化得消、睡得沉 (P114)

胃的受納能力、消化能力,主要是要吃足營養、帶動身體產生足夠強度的循環功能,並且飲食份量與間隔具規律性、致使身體能好好消化、輸佈、同化、吸收。

再者,紫林認為胃氣與胃中津液的調養與四肢肌肉相關聯,與腠理進行調節,讓全身筋膜與我們的神經、血管的功能進行雙向調節,藉此讓身體轉入一個夜晚容易入睡、醒來神經氣爽的良性循環之下。(*) 總之,米漿粥可以調和胃氣,清心滑蛋粥(要注意蛋黃的攝取量要足夠)寧神效果更佳。

 

為什麼太極米漿粥可以提升胃氣?(P132)

胃氣要夠熱、胃裡津液要夠濕,溫暖潤澤的脾胃才能讓身體維持足夠氣血的生成。紫林考究發現《傷寒雜病論》不止一次用梗米作藥材、或是將粥品做為治療過程之中的輔助,因此而高度肯定糜粥的養胃能力,除此之外,

1.胃氣的維持有賴於主食的食用量(P136),而許多食材與藥材都有其偏性,唯獨梗米是常見主食當中最沒有明顯偏性的素材。

2.梗米在體內可以以最平緩的方式增加胃中的津液,促進胃氣恢復本身應有的功能。

 

※根據紫林多年經驗,太極米漿粥有別於一般稀飯、湯水泡飯,是有許多眉眉角角的:

1.米的選擇,品種上務必以粳米為優。宜用生米。

2.水的選擇,建議物理方式過濾的飲用水為優,不建議逆滲透、蒸餾、電解、離子化等影響天然水質組成以及結構的過濾水。

3.米與水的體積比例,建議20倍最佳;由於考慮鍋具、爐具對火侯的影響,進而影響水液的蒸發狀況,不同烹煮方法需要調整這個比例(瓦斯爐、壓力鍋、大同電鍋、悶燒鍋之詳細煮法參考書中說明)。

4.米與水同時入鍋,過程盡量不再額外加水(除非是滾燙的熱水)。

5.泔糜關鍵:保持米粒沸騰滾動或充分攪拌。如果泔糜不足,建議將米渣濾出來,純喝米湯即可。

 

若您的米漿粥在過濾、放入冰箱之後會形成像是果凍般的膠狀質感,這樣的『太極凍』才是紫林所認可的達標的米漿粥。

紫林建議,作為晨起第一口食物,不加任何調味的300ml米漿粥為佳。

 

 


後記

其實《太極米漿粥》裡還有提到其他相關問題(或誤解)的討論,這邊我就提供頁碼,讓大家去翻書囉~

─.太極米漿粥並非醫療,是家常飲食 (P145)
─有關精製白米的迷思 (P146)
─有關食用稀飯的迷思 (P148)
─有關時用澱粉的迷思 (P150)

其中,澱粉的探討是我尤其注意的,紫林提到《傷寒》裡白虎湯用梗米、甘麥大棗湯用小麥,都是穀類對脾胃的津液補充,進而擴展到讓心神安寧的作用,達到全面穩定生理功能的效果。因此澱粉不該是毒蛇猛獸,重點在於我們如何均衡攝取。

 

均衡的定義為何?這一直是各派專家老師們無法取得共識的大問題,那根據紫林的主張他建議主食(白米飯):蔬果:肉類:豆類蛋類比例應為33%:17%:30%:20%。

總之紫林認為保健應當...

a.多吃白米,而非盲目追求蔬果五七九,甚至是各種人造營養劑。
b.水果多屬寒涼,建議攝取以豬油高溫熱炒、食鹽殺青過的深綠色葉菜為主。除了蔥薑蒜等辛香料,多數蔬果都不適合生吃。
c.除了牛肉、鵝肉以外,豬肉、羊肉、雞肉、魚肉均可食用。
d.避免吃低於體溫的食物,飲用水建議熱水為主。
e.可飲用無發酵的綠茶;不喝咖啡、少喝牛奶,優酪乳等酸敗的乳類不吃。
f.人工食品添加物最好全部不要食用。

g.料理食物使用天然海鹽、豬油、未精製紅蔗糖、純正蜂蜜。
h.烹煮食物要用足夠火力、快速把食材弄熱,多用好油。

 

整理到這個段落,發現紫林自己有一套醫理邏輯;但是老實說,我目前尚無法完全接受,這篇文章當中打『(*)』記號的是我存疑的部分,可能也留待日後慢慢爬梳資料找答案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ge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