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陣子看起酵素的相關書籍,除了聖提諾《食物酵素的奇蹟》(連結點此),鶴見醫生也相當重視酵素,幾年就出一本來重申酵素的重要性。日本人做事情有時候很執著,堅信一個理念之後就會用很多事情去順那個理念,這樣的精神在他的書裡面表露無遺。舉例來說,鶴見認為人們缺乏特定酵素會導致特定體型,因此整理出如下表格,好像用十二個星座就能把全人類所有性格劃分出來般 XD 大家可以看看有沒有符合您的狀況~
 

酵素缺乏類型與建議飲食.png

 

只是,因為看過賴宇凡營養師的書,她說我們應該『第一口該吃肉』、鶴見又說我們『第一口該吃生菜』,兩派理念天壤之別、差很大 @@ 消化到底是怎麼進行的?雙方各有說詞、各有擁護者。

為了釐清這個問題,底下我先整理鶴見的觀念,讓大家先參考參考。
 

 


酵素,並不是指酵素原液、也不是發酵果醋,它指的是一種蛋白質分子與能量因子(酵素活性)的集合體,所有的生物都會帶有酵素。鶴見用『蓋房子』生動地描述酵素的重要性:蛋白質、醣類、脂肪、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水,這些營養成分就像是木材水泥等建材,酵素則像是工匠;無論是多麼昂貴的建材,沒有工匠就蓋不成房子。好的工匠(酵素)應該具有專業高超的技術(活性),不僅能迅速分解營養素,還能把適當的營養素輸送到適當的器官(P54)。

批評酵素的人(連結一連結二)經常提到人體會自行合成酵素,但根據鶴見的看法:人體每天的酵素產量是有限的,而且人體除了要生產消化酵素之外,還要生產代謝酵素;也就是說:代謝酵素+消化酵素=每日固定酵素產量。由於消化酵素與代謝酵素的功能有別,因此,如果可以從食物直接攝取消化酵素,那就能把『扣打』撥給代謝酵素使用,自然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力與自癒力(P62、P78)。

大自然中,許多生物的消化系統運作機制都是類似的,例如鯨魚、牛、羊都是有好幾個胃,食物被吃進去之後,會在第一個胃儲存、分解(直接利用食物本身帶有的酵素進行預消化),再接著送往後面的胃進行正式的消化與吸收養分,如此一來便能節約生物本身消化酵素的分泌。進一步以人體的消化系統來看,食物從食道進入胃的時候,在胃的上半部、消化酵素尚未開始分泌時,必須依賴食物本身的酵素才能進行預消化;在胃的下半部、胃蛋白酶出來之後、人體對蛋白質的消化分解才開始,但是那已經是至少半小時以後的事情了 @@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酵素不耐高溫,所謂的『食物本身的酵素』必須透過生食方能得到(P90)。

生食的理念雖然重要,但是多數現代人都無法再生食某些肉類,因此生食能做得到的就剩下生鮮蔬果這類型的食物了。除此之外,鶴見認為最能有效攝取新鮮蔬菜及水果中豐富酵素的辦法,就是磨成泥:一方面、將蔬果的細胞膜破壞、蘊藏在細胞中的酵素能被釋放又變得活躍,另一方面、吃下去的食物能更順利消化,提高食物的利用效率。要注意的是,磨成泥的食物一定要馬上吃光,任何新鮮食材在接觸外面空氣的瞬間,就會開始氧化、營養流失(P144)。

綜合上面論述,酵素派的飲食概念以新鮮蔬果為核心,不僅每餐都要攝取新鮮蔬果,而且建議第一口要吃新鮮蔬果!
 
 


其實,酵素派還有其他建議是與賴營養師雷同的,包含:

[ V ] 攝取好油,避免壞油(反式脂肪酸、氧化油脂-存放過久或是經高溫加熱後的油脂、過量的亞麻油酸)
[ V ] 攝取發酵食品,藉此調整腸道環境,增強免疫力(P148)
[ V ] 攝取低升糖指數食物(P168)
[ V ] 降低攝取碳水化合物
[ V ] 避免攝取砂糖;難以充分消化,除了會從小腸進入血液成為壞菌的食物,還會在腸道造成菌種生態失衡(P108)
[ V ] 要吃糙米、種子等穀物,或是紅豆、大豆等豆類食品,最好先浸泡在水裡時十二個小時以上!(P116)

 


另外,補充幾項鶴見書籍裡提到的資訊:

  • 【健康的人用完餐之後會是活力充沛的】如果吃飽就想睡覺,表示攝取過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高油脂的食物,身體需要大量的酵素來消化食物,那麼代謝所能使用的酵素就會變少,身體的活動力降低,自然會昏昏欲睡(P96)。然而,吃飽就睡,胃部的消化酵素(胃蛋白酶、澱粉酶)卻無法在睡眠時間發揮作用,因此吃進胃裡的食物就無法充分消化,於是在胃裡腐敗、增生細菌,有引起胃潰瘍的風險。(P101)
     
  • 【大便是健康的監測器】大部分的消化、吸收都是在腸道進行的;腸道健康,體內老舊廢物就會順利排泄出來,即使體內出現有害物質,身體也能快速將其代謝出來。另外,過去認為大便就只是單純的食物廢棄物,但其實有八成以上的大便是腸道內細菌的屍體。因此,大便、屁,都能有助於我們了解自己腸道環境健康與否。(P45)
     
  • 【新鮮蔬果與手腳冰冷】身體的確會在吃了溫熱的食物後變溫暖,攝取冰冷的食物就會變冷,但這只是暫時性的。雖然在那個時候會覺得冷,但過一陣子,酵素開始運作,血液就能順暢的運送至末梢血管。另外,也有許多報告指出,吃新鮮蔬菜及水果能改善手腳冰冷的症狀。也就是說,並不是新鮮蔬果讓身體變冷的,而是缺乏酵素才造成體溫下降。(P125)
     
  • 【十字花科蔬菜的攝取】高麗菜、蕪菁、白菜、綠花椰菜、白花椰菜、水芹、小松菜、水菜、青江菜、油菜花、小紅蘿蔔、蘿蔔嬰、山葵、高麗菜嬰、芝麻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含有異硫氰酸鹽等非常強的抗氧化物質,以及具抗癌作用的誘導自由基物質,是能夠提高免疫力的優秀食材。這些食材經過了研磨,能夠發揮更大的功效,請研磨後再食用。(P143)
     
  • 【計算卡路里不是飲食重點】因為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的代謝率並不相同;脂肪會迅速的在體內囤積,因此攝取的脂肪幾乎會完全被身體吸收,但是碳水化合物會成為幫助代謝的能量,所以會被身體吸收的分量很少。因此,即使攝取相同的卡路里,比起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脂肪比較容易讓人胖(話雖如此,吃太多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也會消耗酵素,也要盡量避免)。(P129)
     
  • 除了飲食,還有其他維持健康必須注意的,包含:睡覺(P172)、走路(P174)、偶爾斷食(P180)、維持健康體溫36.2-36.7(嬰兒37度)可透過足浴或半身浴的方式(P176)等。

 
 


後記

異膚寶寶需要的蛋白質分解酵素,書裡提到香蕉、鳳梨、蘋果、哈密瓜、奇異果、柳橙、無花果、木瓜等水果都很豐富!

鶴見醫師在末章提到『日本已經成為疾病大國,癌症、糖尿病、失智症、心臟病、高血壓等疾病罹患的人數大幅增多...』,書中144頁也提到『日本是農業大國,但卻大量且持續使用具致癌性的農藥。』這兩句話根本可以直接用來講述台灣現況 XDD 我想,可能所有醫生都覺得自己國人健康狀況堪憂,而且許多慢性文明病、農藥殘留的問題都是不分國內外的呀...
 
 


更新

李芬蘭《食林改錯》反對生機飲食,建議大家看看反對了理由,調整對自己最適合的飲食方式。連結點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ge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