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說:氣不足則水起,水排除則氣至。王唯工博士《水的漫舞》一書當中,藉由探討人體中水之運行,來探討疾病生成之根本原因。

他認為氣與水極為相像,都與心肺功能有關,而且都在全身各處鼓盪;只是兩者主要差別在於:人體輸送養份透過『氣的運行』,人體排除廢料則是透過『水的運行』,其中,廢料排除功能不佳是水腫的主要原因,水腫又進一步造成身體機能的運作不佳,各種疾病接踵而來。

 


人體中的血管交織而成的動脈網絡,負責輸送氧氣、養分,也負責回收廢料廢氣;另外,靜脈、淋巴系統則將廢料送往心臟,並且帶到肺及腎排出去。

由於我們的心臟只有1.7瓦的功率,這樣是無法一次推動人體三大網絡─動脈、靜脈、淋巴系統來運行的。

相較於為血液在動脈網絡是利用共振來達到最高效益(詳見《氣的樂章》),由於共振傳遞的能量傳到靜脈端已消耗殆盡,因此血液在靜脈網絡的運作主要是依靠防止回流的瓣膜,以及依靠靜脈附近肌肉皮膚等等之運動或震動來推動血液,由一個瓣膜回流到下一個瓣膜。

王博士將此概念比喻成船在運河走,要由低水位的海面流向高水面的海面,只能一段一段的調整水位,造成局部的水位差。這樣的設計之下,船不需要動力,只要移動柵欄(瓣膜)、以及很多的水(血)即可通行。

有趣的是,人體當中確實如此,人體當中百分之七十的血液都在靜脈,只有不到百分之三十的血液在動脈。

 

【循環失靈導致水腫的形成】

細胞將紅血球帶來的氧氣用來氧化葡萄糖或脂肪,生成二氧化碳及水,再由紅血球及血液將二氧化碳帶回去,隨肺呼出,同時再將紅血球裝滿氧氣,繼續下一趟循環,如此周而復始,生生不息。

如果二氧化碳無法從靜脈排出,首先會出現這個狀態:CO2 + H2O → H2CO3、H2CO3 → H+ + HCO3-,意思是,細胞中(尤其是細胞間隙中)的CO2會生成H3+與HCO3-的離子又帶有電性,並因為吸附水分子而產生積水,同時也變成酸性。為了避免這個有害的狀態產生,就要壓低CO2在組織中的濃度,並盡快將它帶到肺臟經由呼吸送出體外。

人體演化出許多機制是用來排除這些含有二氧化碳的酸水,然而,有些人確實可能遺傳到較差的體質。舉例來說,血紅素是帶走二氧化碳的主要載具,有些人因為貧血(紅血球較少)而容易水腫;有些人因為紅血球中催化二氧化碳與水結合的酵素效率不彰,因此將二氧化碳收集凝聚在紅血球中的功能較差,無法像一般人一樣有效地排出二氧化碳;有些人可能因為紅血球細胞膜上的氯離子與碳酸氫根的交換載子的效率不如一般人,因此紅血球四周收集凝聚二氧化碳的效率也會變差。

 

王博士將循環失靈、身體邁向水腫分為五個階段:

(一)如果血流停滯了,紅血球沒有流動,不能經由靜脈回流,這個裝滿鹽酸的小球已經飽和了,又沒有新的血紅素前來救援;CO2送不走,組織就會開始酸化漲水,進入第一階段的水腫。

(二)如果新血仍不來,組織下一階段的能量就只能靠無氧代謝,即葡萄糖不再燒成CO2與H2O,只能變成二分子的乳酸;乳酸將使組織更加酸化,同時進入第二階段的水腫。

當細胞間質中有碳酸根(HCO3-)、氫離子(H+),就會因為滲透壓變化而積水,加大了細胞間質之空間,造成運送氧氣到細胞發生困難。因為乳酸可以自由出入細胞膜,細胞間質中之乳酸含量也隨之上升,此時在細胞間質中之乳酸可解離為H+與乳酸根,則滲透壓大大減少,將引來更多的水液進入細胞間質,細胞間質就會進一步酸化,更進一步水腫。

然而,此時如果能有新鮮血液供應,組織就能在幾分鐘之內由靜脈帶走乳酸、帶走二氧化碳,將酸性的細胞質中和為微鹼性,並消彌水腫。

(三)如果新血仍不來,組織的能量(ATP)無以為繼,細胞膜的電壓無法維持,這時神經細胞就會失去穩定度,進而導致交感神經失調、焦慮、易怒、失眠等問題,這是水腫的第三階段。

由於二氧化碳很容易在細胞間遊走,而腦袋又是二氧化碳產量最高的地方,因此這個階段的水腫最容易發生在腦部,其他如關節、肌肉深部也是容易積酸水的部位。

然而,這種細胞間質的水腫到這個階段為止,都很容易回復;只要血流順暢帶來氧氣、帶走二氧化碳,新的氧氣提供粒線體生成的ATP,幾個小時之後就能天下太平。酸性的水腫由靜脈血管帶走,細胞膜電壓恢復正常,人也就神經氣爽、樂觀進取了。

(四)如果再惡化,細胞膜開始漏液,蛋白質流出,這就是一般所熟悉的水腫,『皮膚下都是水液,壓下去卻彈不回來』。

(五)如果更惡化,細胞就溶解了,最後的第五階段。

 

上述的水腫都是因為缺氧造成,二氧化碳在體內堆積,不清除則水腫會繼續擴大,造成整塊組織的酸化,進而喪失功能,甚至溶解。水腫更會造成細胞間質空間變大,細胞與細胞、細胞與微血管之間的交通阻塞,因此營養的交換、廢物的排除都變得更加困難。

除此之外,王博士也提出一個合理的概念,當身體氣血不順時,體質酸化,細胞間質中開始累積酸水,便成為體內濕氣的主要來源。酸水在細胞間質中累積之後,很容易成為細菌或病毒長期盤據的根據地,由此繁殖、擴散,造成更多嚴重的疾病。另外,由於這些酸水(濕氣)是會流動的,因此由上而下,酸水有可能匯流到手、匯流到腳來集合,這些酸水的集中地因此成為黴菌滋長的溫床。當我們還有能力將這些廢物排出去時,那還沒什麼問題,但如果排出不順或排出的能力不足,就容易長細菌成了香港腳、富貴手、汗皰疹等疾病。

 

 

【天候環境之影響】

天候環境對於身體的影響是相當及時的,就像四季變化會影響人體的循環(冬天:冷天為了保暖,血液會向內移動,流注內臟骨骼多些、皮膚腠理少些;夏天:熱天需要散熱,血液會向外移動,皮膚腠理多些、內臟骨骼少些)。

颳風、下雨,就是氣壓低(空氣的總量變少)、濕氣重(空氣中的水蒸氣變多),空氣少了,而其中又混了許多水氣,所以氧氣就更稀少了。

氧氣不足時,如果身體挺得住,呼吸深一點,多吸些氧氣進來,紅血球的製造加速,就能讓血液中紅血球攜帶的氧氣量更多一些。

但是受過傷、不健康的地方,陰天下雨往往會一時反應不及,導致骨頭痠痛,這就已邁入第一階段(新血供應不足,組織酸化漲水),此階段來得快去得也急,天氣一好又恢復正常,是完全可逆的。

 

王博士在書裡提到,他們曾經用儀器測量,發現只要把手指的血液以外力阻斷約二十秒鐘,就可明確地量到手指中的水含量顯著增加。同理可推,太緊的衣褲、太緊的空間、不好的椅子,甚至經濟艙症候群,都可能與這個現象有關。

 

【飲食習慣之影響】

所有的營養成分,在身體代謝時,只要是含碳的最終就會變成二氧化碳,含氫就是變成水。

身體中常用的燃料有兩大類,一種是碳水化合物、另一種是脂肪。碳水化合物以葡萄糖為代表,是六碳、六氧、十二氫的環狀化合物;一個分子的葡萄糖完全代謝後可產生三十八個ATP,同時生成六個二氧化碳,換算下來每個碳原子燃燒成為二氧化碳生成6.3個ATP。脂肪在身體燃燒,每個碳原子燒成二氧化碳則可產生約8.4個ATP。

如此看來,如果要減少二氧化碳的產量、不要減少產生有用的ATP,就該充分食用脂肪

由此也可以導出另一個結論:夏天怕熱時,食物中脂肪的比重就要提高,脂肪:碳水:纖維:蛋白質=25%:25%:35%↑:15%↓,如此一來自然涼爽,而且皮膚也會因為體內二氧化碳減少了、熱量也少了、汗水自然跟著減少而乾爽多了。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燃燒脂肪時,一定要用到代謝碳水化合物的中間物,所以一定要吃碳水化合物,脂肪才能燃燒。Atkins主張完全不吃澱粉,會產生高血酮症,並且由於身體轉而燃燒蛋白質,會造成肌肉萎縮、肝腎衰竭。

葉類植物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是最好的食物填充料,建議纖維質與油脂一起料理、一起食用

 

發酵過的麵食,就營養的立場來說應該是比較多樣性的,因為細菌發酵過後可以產生更多細菌自行製造的營養素(發粉的麵食就沒有這種功效),但是同時也會放出二氧化碳,這些二氧化碳也是麵包會變鬆變軟的原因。因此書中建議,如果營養不足,細菌發酵過的麵食可以增加營養成分;但是如果營養過剩,還是多吃沒發酵的麵食,為體內的二氧化碳減量吧!

 

【中醫古籍對水腫與水毒之探討】

這種由於排除二氧化碳能力不足所產生的生理難題,在中醫古籍當中已有記載。

《內經》已知道腎臟是水腫的主要來源,『其本在腎,其末在肺』。《傷寒論》、《難經》亦有由水致病之探討,並以中藥湯劑主之。

《皇漢醫藥訣》是大塚敬節所著,提到『痰...水毒之意』,就是非生理的體液之總稱。『有皮膚呼吸器,泌尿器及消化管,此種器能,如有略生障礙,而其它之器官不得十分代償時,其必然之結果,致成水毒之停滯。』『排除水毒有諸種之藥劑,就其見證,以用發汗劑,有時用利尿劑或吐劑及瀉下劑,於此各從其皮膚,泌尿器及消化器,各各排泄之。』

 

 


後記

王博士以能量的角度來看待人體運作與飲食比例,真的很有趣。為了有效排除體內的二氧化碳,王博士建議增加氧氣可以常做有氧舞蹈、氣功,排已累積的酸水可以常做伸展運動、瑜珈、太極拳等運動。

另外,他真的很鼓勵我們多食用油脂,油脂能維持基本的新陳代謝(也就是製造足夠的ATP)以減少排除廢熱、廢氣所需的體能,因此身體多餘的能量就能用來讓自癒力發揮作用。身體裡的慢性病、潛藏病灶,會因為有多餘的自癒力而能加速治療。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個加速自癒力的過程,『一些細菌的根據地會像大小青春痘似地逐漸被排到身體外來,一個一個冒出來,尤其是在手腳的關節處,會長小水泡。』持續維持健康的飲食與運動,慢慢地,腳汗、手汗、腳上濕氣都會明顯減輕,達到真正的健康狀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ge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