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3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Ken Robinson的《讓天賦自由》是本老書,最早最早我在中學時期就看過這本書了 XD 是老師推薦的必讀刊物之一。可是,以前的我,雖然喜歡書,但是我只看我看得懂的書...。

還好,十多年後,腦袋發達了許多,我終於看得懂這本書了!真是不可多得的好書~我推薦每一個父母都要重新啃過一次!(不要說妳以前看過了~在妳拿著孩子的成績單、煩惱要念哪間學校時,再把這本書重新翻一次,感受一定是不一樣的!)

看完這本,再來對照人智學的書籍,對窮緊張式的育兒教養真的會有很大的升級~ XD

 

這篇同樣也是摘錄我個人的重點心得,僅供參考,並且強烈建議要回去圖書館把書挖出來看!

 

 


※ 什麼是天賦?

Robinson的原書名是《The Element: How Finding Your Passion Changes Everything》,他對 The Element 的解釋是『 The Element is the point at which natural talent meets personal passion. When people arrive at the Element, they feel most themselves and most inspired and achieve at their highest levels.  』。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知道,這本書試圖協助人們探索其天賦。但是所謂的天賦,跟你的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無關。(這也是當年在學生時代,老師要我們啃讀的用意;尤其是在被成績單沖昏頭、在選填志願之前,找到自己的天賦真的很重要!)

不過,我不知道是翻譯問題,還是這兩個辭彙的意思容易混淆 @@ 這本翻譯版的書裡,『天賦』、『天命』兩個字並用。但我個人認為,天賦是「資質才能所在」、天命比較像是「與生俱來的使命」。

 

根據 Robinson 的親身經歷與觀察整理,天賦/天命有兩大成分、兩個先決條件

兩大成分:

一、天資:是你真正的力量所在;是你與生俱來的天分,讓你靠直覺就能感受到或理解某個學問的本質、道理、用途。

二、熱情:是讓你永遠充滿活力;是能讓你能深刻喜悅你的工作的來源。

兩個先決條件:

一、態度:你讓際遇左右生命、還是用態度創造運氣?是你如何看待自己與環境,觀察事物的角度,也是你的性情、以及情緒性的觀點。

二、機會:如何為你的熱情找到實踐的管道?

想看作者如何推論出這四個要件的,去翻書,他用了許多實際案例與故事來講述這四個要件。我個人倒是注意到一個很有趣的事情,無論是天資、熱情、態度、機會,幾乎都不是透過學校教育能夠得到的!這四個要件,也不是家長幫孩子排滿課表、週週都帶孩子參加才藝活動與科學競賽就能得到的。(驚!)

Robinson 認為,要確保自己找到所歸的天命,是有跡可循的。當你在從事自己熱愛又擅長的工作時,你會有一種自由與踏實的感受。除此之外,天賦會讓人處於一種神馳狀態,在這個當下,你對時間的感受也將有所不同(會覺得時間過很快,而不是度日如年 XD。)有興趣的人,可以查這個關鍵字:心流。(Csikszentmihalyi Mihaly《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或者,Ruowen常提到的:富足感

 

※ 你想讓孩子如何活出他的人生?

雖然我們都希望孩子能找到屬於他們的專屬天地,但是,我必須說,孩子真的很容易會想配合父母所喜歡的。有些人看起來循規蹈矩、也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事實上,很可能是從小就活在一個被限制的環境,禁止探索、禁止犯規。他或許曾經應該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只是被社會環境、被父母長輩、被教育體制制約了…

我們許多人都活在一個被制約的人生路途上...。(在人類圖的觀點中,每個人生下來都是獨一無二的,而且每個人都有獨特的才能與個性,但問題是,你生下來的時候並沒有一張使用說明書,告訴週遭的人以及讓長大後的你能夠知道,你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因為沒有人知道,所以你的父母只好照他們想要的樣子,或是這個社會所希望的樣子來養你,教育你,到了學校,你的老師也用學校所希望的樣子來教你。這是我們現在所處的社會的正常情形。 Ref: 亞洲人類圖學院

許多人窮極一生都找不到 Steiner 所謂的『天曉得那會是什麼』,無論你在什麼樣的工作崗位。例如我問兩個問題:

一、你是打從心底、真心喜愛你現在所擁有的,而你現在所擁有的能為你帶來富足感嗎?

二、你,愛自己嗎?

 

任何一個人,永遠無法代替另外一個人去活出他的人生。無論你擁有多少資產、為孩子鋪了多少路,你永遠知道自己的孩子是不是能在他長大了、正在做點什麼的時候,能夠答覆自己『是的,我全然接受現在的我!』他很可能的答案是『雖然我有能力養活自己,但是我不是很喜歡我的職業...』或者『雖然我還算滿意我的收入,但是我身邊充滿對我敵意甚深的人...,我融入不了這個社會...』或者『人為什麼要活著?我真的不知道自己的人生價值在哪裡?』

一個人,要認真踏實地活在地球上,真的有不少功課。不要贏在起跑點,然後在終點站失意...

 

做為父母,我們不用養出一條龍、一尾鳳,不過可以至少常識培養出一個能夠勇敢探索,找到自己天賦、完成自己天命的孩子。這就是 Robinson 所說的『盡最大的力量,成為你自己』!

 

 


※ 什麼是創造力?

Robinson 鼓勵我們『創造你自己的過去、現在、未來 』,但是該怎麼做呢?

創造是一種生產行為,多數的創造都是需要透過媒介才能展現其創意。是的;一個充滿創意、持續革新的人生,或許也能讓孩子比較有勇氣、有動力、有意願讓自己去探索、走不同的路,並且從各種體驗中踏實成長。

 

作為創意、創造力與人力資源專家,Robinson 在書中有提到,創意與革新的天敵就是常識。尤其是就個人的成長而言,你覺得再平常不過的事,其實就是你完全不再花時間去理解的事。

舉例而言,如果我問:人的感官有哪些?

多數人都只能回答出味覺、嗅覺、觸覺、視覺、聽覺。

但是事實上,我們還有平衡覺、本體覺、熱覺、痛覺,以及『直覺』!

 

很多問題,都像這樣,是值得一再思考、重新思索的!重新思考一次,我們就有機會看到新的面貌!

Robinson 認為創意就是在既有事物之間發覺新的關聯;事物不曾改變,只是你看待它們的方式與角度可以有所不同。......創意通常來自非線性的思考,你過去不曾注意,如今卻發現了事物之間的關聯性與相似性。事實上,創意思考的範圍遠超越線性與邏輯思維,涵蓋了身心靈的所有面向。(P109-P111)

發揮創造力不能只靠大腦;演奏樂器、創造影像、建構物體、表演舞蹈,或是其他創作形式,都是在情感與直覺、手與眼、身與心的完美協調之下,才能完成的密集肢體動作。......創造的過程,甚至深入到你的直覺與潛意識、心靈與情感。(P112)

創造力不只用在使用的技術、居住的建築、穿著的衣物、欣賞的電影,其深度甚至影響到你對世界的貢獻,也影響你對世界的觀點;也就是說,不只是你在世界上做些什麼,還有你如何思考與感覺。......因為你對自己與世界的獨特看法,才讓你之所以成為你,並且成就了你的未來。(P114)

 

 


後記

順帶一提,本書裡幾個課題...

課題一、設法覺察尋找天命的三種阻礙。

第一種是:個人的裹足不前;第二種是:親人的壓力(包括父母、手足、合作夥伴、兒女...);第三種則可能來自:文化背景...。

這可以用一句話來總結:人,還是要面對自己的恐懼,嘗試走出自己的舒適圈,才有機會找到真實的自我!

 

課題二、尋找讓你看見自己的族群。

這個族群通常包含兩個概念,第一、範疇(就是你從事的活動或專業類別),第二、同好(就是同一範疇內的其他從業人員)。

當你找到自己的族群,你的自我認識與人生目標都可能因此而被轉化,因為族群可以產生三種影響:認同感、啟發、點石成金的綜合效益。

 

總之,這本書,對年輕人而言、可能是一本勵志良書,對父母而言、卻可能是一本育兒宗旨實錄... ^^ 大推!

ange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同期進入異膚寶寶社團的媽媽們,孩子一個一個開始準備上學了!異膚上學校,總是有許多辛苦的關卡;第一關往往就是孩子的皮膚如果尚未康復到一個程度,其實上學真的是滿挑戰的 @@ 再來就是一波波的病毒碼更新功課,防不勝防呀...

同樣身為異膚家長,這苦惱我懂。我們一方面又希望孩子可以融入學校、步入正軌,一方面又擔心讀書會影響孩子養病的過程…

因為我們家去年就去讀小班了,所以才有機會比其他群組媽媽們多累積一年的經驗。我把我去年到現在一些異膚就學的經驗整理整理,這邊也分享出來,希望能提供大家一點參考 : )

 

 


一、每天起床一碗溫暖的米漿粥。

欸,這邊我必須特別說明,我這一年來煮的米漿粥不是正統的。因為我的重點在於讓孩子起床的時候能有一個溫暖的開胃早餐,所以我沒有特別過濾米渣,是直接把米渣當作膳食纖維,讓孩子直接吃。如果對正統米漿粥有興趣的,請參閱紫林的相關書籍與粉專。

 

二、早餐、下午點心自己準備。

餐點的部分我們與學校磨合了半年,原本是期待學校能盡量以米飯為主,但是學校點心時間實在是太容易吃到麵食,還被醫生把脈抓包(『這個脈象,應該是吃了不少水餃、餛飩...』),所以媽媽還是跳下來自己準備餐點了...。

這部分我再另開分頁詳細說明好了... @@

 

三、學校午餐都是飯食(偶爾麵食的時候,廚房阿姨會幫忙準備一小碗炒飯)、肉菜,不吃煎炸食物、不喝涼飲(養樂多、冰牛奶);節慶食物有開放,例如元宵節湯圓、端午節粽子、感恩節火雞、...。

 

四、上學必穿長褲、必穿襪子;準備薄長袖、短袖上衣給老師替換。

穿長褲與襪子是為了防抓,襪子也是為了保暖。

衣服的部分,就要靠老師拿捏了 @@ 因為穿太悶熱,孩子會不舒服,有些孩子熱了就會狂抓...;穿太單薄,孩子又容易受寒。

另外,騎機車一定要注意保暖、戴口罩以免吹風。

 

五、冬天裝溫水、膳魔師500ml保衛杯就很夠喝了:夏天室溫水、一般水杯裝還可以,不要裝到滿,喝不夠學校還可以再裝

主要原因是,現在很多學校似乎都會按表操課 XD 會在某個時間要求孩子們喝水,而且在放學回家前,水杯都要喝光光!

其實學校用意良善的,怕孩子飲水不足,容易便秘、容易中暑、容易生病(!?)等等。

但是,我發現水杯裝太滿,老師請孩子們喝水的時候,小孩很難節制喝水量。又或者身體已經太濕、太冷了,孩子不知道節制,一下子就把水喝光光!(因為我們家發生過,所以我才知道原來水量這麼眉眉角角...)

 

六、傳染季節,我偶爾會在孩子衣服上、書包上,滴幾滴抗菌精油,例如:茶樹;或偶爾用一些可以安定心神、提高正氣的精油,例如:乳香。

我已經沒有再使用任何消毒水、清潔液囉,頂多用點精油防護一下。但是生病一定要戴口罩,這是學校基本規定。

 

七、睡眠時間很重要!

九點以前一定回房間準備就寢,九點半到十點以前就會結束睡前儀式、順利入睡。

睡飽睡足的孩子,精神比較好、體力也才能跟上其他孩子的速度。這個對孩子來說真的很重要!我還希望我們家入睡時間可以再往前一點 XD 所以我真的覺得九點是非常底線了!

 

八、睡前儀式:小太陽 + 全身按摩 + 海浪 (愛的防護罩)。

睡前儀式是跟V媽學的,有興趣的人,快去聽V媽講座!(我家孩子們都很喜歡這些睡前儀式,其實有點類似觀想,把身上的負能量帶走…)

如果孩子這陣子脾氣不太好、容易揉眼睛、睡眠有障礙等等,V媽也有辦法,我記得是生命覺場教的一個按摩肝臟的方法...! ^^

群組其他媽媽也分享她們的睡前儀式,包括:

a. 觀想冥想,協助孩子一整天能量釋放調整

b. 聽故事、然後做睡前禱告

c. 關燈、看星空投影燈,放著療癒音樂,就能帶著對星空的愛意睡著

 


補充:

好好吃飯、好好休息、好好睡覺,依然是七歲以前的重要三個大功課!

讀書沒有重要到非得用孩子的健康去換。去年我們也是在因緣際會之下,臨時起意讓我們家弟弟去讀小班試試看的。我們本來一直覺得如果弟弟跟學校磨合得不夠好,那我們就不免強他 @@ 後來... 可能也是有緣吧!學校很多方面都能配合我們,老師也很用心、很仔細地幫我們照顧他在學校的狀況。我們的中醫師還特別誇獎,說這間學校可以繼續讀下去! XD 醫生認證之下,我們就這樣跟著孩子又成長了一整年...

這一年,他從內向害羞變得很外向,在學校也有很多好朋友!這真得放下了媽媽我心中的大石頭 @@ 但是我們也都還在努力踏實地陪孩子走入學校。

 

這邊簡單整理幾個異膚寶寶的上學準備。我會建議如果讀書過程中遇到困難的爸爸媽媽,可以嘗試重新檢視生活、作息、飲食等等環節。

如果真的沒有頭緒,我推薦可以看看《簡單父母經》,應該能夠有很大的收穫!加油 : )

ange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一陣子,『人類圖』這三個字突然一直出現在我周遭,出於好奇之下,我借了幾本書回來,從此就半跌入人類圖的世界了... XD 從 Ruowen 的頻道我知道,人們的出生時間本來就是一個個的樣板,在靈魂出生之前就已經確定好此生的人生功課,並且為了這個人生功課選擇所需的工具與資源。無論如何,我還是覺得:人類圖真是一套非常有趣的系統!

 

 


【人類圖】

利用每個人的出生時刻去推敲這個人在這個世界即將進行的人生課題,以星球運行與微中子在宇宙中傳遞的能量為理論,結合了易經、脈輪、占星、生命之樹等古老的觀察系統,加上量子力學、天文學、遺傳學、生物化學等當代學科,歸納出一套兼具邏輯與經驗的分化系統(differentiation)。

 

你的出生時刻是你自己(出生前)就挑選好的。每一個出生時刻,天上的星球會運行到特定角度,為你開啟特定的閘門;根據觀察與整理,這些閘門被分了64個,而開啟的閘門會帶給你特定的特質。

一個人的特質包含兩個部分:一個是意識層面的主觀角度,是自己所知道的自己;另一個是潛意識層面的客觀角度,也就是別人眼中的自己。意識層面的個人特質在出生那一刻由開啟的閘門定義;潛意識層面的個人特質在出生前三個月那一刻定義,它可能來自你的基因、遺傳、血統。

 

一對特定的閘門可以接通特定的通道,通道接通之後,能量將得以在能量中心之間流動,因此能帶給你各種生命動力;通道總共有36個,分別代表不同的才華天賦、個人特質。

人體中有九個能量中心,生理上分別代表了[甲狀腺與副甲狀腺]、[松果腺]、[腎上腺]、[新皮質、視覺皮質與腦下垂體]、[淋巴系統]、[肺臟、腎臟、胰臟、前列腺與神經系統]、[胃、胸腺、心臟、膽囊]、[子宮、卵巢、睪丸]、[肝臟、血液],能量中心分別有各自的功能。

兩個閘門的開啟能讓一條通道被接通,一條通道的接通能讓能量中心有定義(有顏色)。有定義的能量中心,將鋪陳出你的人生故事。

 

人類圖有一套詮釋系統,將所有人類進行區分。根據被定義的能量中心,能告訴我們每個人的原始設定;例如你是怎樣的類型、你的內在權威、你的人生角色

不同的設定是為了讓每個人配備他所需要的能量去做他的人生功課,因此人類圖不是要把人類做優劣好壞的區分擁有,它只是想告訴我們可以用這個方式看待每個人的個性、潛在特質,讓我們順從自己身體能量的運作方式,調整自己的決策方式,甚至學習如何善用自己的能量來與他人連結、合作。

 

 


這邊簡短紀錄一下,自己的人類圖感觸:

一、我們每個人打從出生那一刻起,就擁有獨一無二的專屬特性,包括我們的個性、天賦、甚至是各種能量的運作方式。

每個人的人生功課與目標不同,配備當然也不同;既然大家都是不同的,就不需要比較、不需要互別高下!

相反地,我們要互相欣賞、互相支持

 

二、我們都太習慣社會化,逼著每個人從小都被制約在固定的生活模式。

舉例來說,考試到底有沒有必要存在?其實,對某些孩子來說,壓力能提高她們的學習效果,相反地,對另一群孩子來說,安穩舒適的平常狀態才能讓她們發揮所長。

所以人類圖強調去制約,才能活出自己!

 

三、關於情緒、壓力...。

我們總覺得控制不了自己脾氣大爆炸的人最情緒化,但是以人類圖來看,這群情緒化的人是被情緒中心有定義的人施加壓力的一群 @@ 她們大爆發的不是自己的情緒,所以甚至轉身就能把別人的情緒抽離。換句話說,那些攬在她們身上的,真的不是她們自己的情緒… @@ (壓力也是這樣子在作用的。抗壓性高的人能容忍壓力,抗壓性低的人會忍不住攬更大的壓力在自己身上,然後忍不住對別人施壓壓力...)

情緒是很龐大的能量,根據Ra Uru Hu的說明,情緒中心正在突變,我們正在朝全新的覺察能力邁進。這個過程會在2027年受到宇宙法則的支持,達到高峰。意思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情緒波是能共振的;一旦我們能超越頭腦的制約,理解、接受也熱愛真正的自己,並且活出真實獨特的自我,才能推動突變發生,在未來完成躍升。(我想我還需要時間消化這段說明...)

 

總之,人類圖真的還蠻有趣的!而且人類圖不只如此,我想還會繼續有更多新的發現的!

ange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什麼是我?』『可能是因為你比較勇敢吧...』 → 每次有這個困惑〝為什麼上天要安排難纏疾病來考驗我們〞的時候,我心裡就會響起這段《我們與惡的距離》的對話... XD 

今天很開心,一堆孩子解成就,終於有機會到那個有游泳池的大樓去玩耍!然後我們也托孩子的福,竟然有機會親耳聆聽戴醫生異位性皮膚炎治療經驗統整的分享會!

原本只想把感言留在群組,但是想到戴醫生的初衷,是想讓更多的人相信中醫、了解異位性皮膚炎,不是為了藏私、更不是為了一較高下。我還是想認真的把今天的心得整理好,分享給大家~

 

 


大家都知道,異膚界去年有一個非常成功的大魔王醫案,從嚴重程度的異位性皮膚炎全程中醫治療畢業(不用過度忌口、不用三機輔助、可以在太陽下奔跑、可以放心外食、可以享受一般孩子正常享受的一切...),這真的非常讓我們異膚寶寶中醫群組振奮!

其實異膚家長真的很辛苦,異膚寶寶通常無法如一般孩子飲食與生活:你知道他可能需要忌口,但是你不是很確定是不是只有帶殼海鮮、芒果、茄子不能吃?你知道他可能需要帶出門跑跳、享受大自然與讓太陽照射補充維他命D;但是你不知道一流汗是不是他又要發癢難耐?你知道他可能需要練習認識新朋友、有社交活動;但是你不知道帶他出門到底是會增加他的社交歷練還是增加他(在過度注目的特意眼光下)的心理負擔?

更不用說那抓不完的癢、長期睡不好的疲倦、聽不完的長輩說親戚說朋友說老師說哪一家醫生比較厲害哪一款藥比較有效、...

 

異膚寶寶社團自從創立之後,每天每週的文章都非常多;問飲食的、問照顧的、問治療的、...等等,每位爸爸媽媽根本在一堆資訊裡被淹沒。加上長期與難纏疾病抗戰,一聽某種方法有效、某個醫生有效,就難免會心動想嘗試看看。然而所有與異膚交手過的爸媽都知道,妳要嘗試新療法、新醫生,通常都不是那麼容易見效的。(問題可能出在妳看的成功案例那個患者本身是輕度異膚,他可能只需要多睡幾天好覺、做好保濕,皮膚就養回來了。或者問題可能根本出在妳看到的成功案例,他沒把同一個療法、同一個醫生的失敗案例分享給妳...)

然而,每一次新療法、新醫生的嘗試,通常都是有風險的。醫錯了,不只是需要打掉重練,甚至要把之前吃錯的、吃偏的重新糾正回來 @@

我個人覺得最狠的一招,叫做『瞑眩反應』,告訴妳妳持續治療的時間不夠久!作為爸媽,真的是進也不是、退也不是 QQ

 

 


大魔王的醫案,基本上會吸引更多異膚家長。是的,我們群組甚至討論出(自認為)異膚治療外用治標、內服治本兼治的最佳公式!但是,坦白說,我們依然有異膚媽媽的孩子無法用這個公式得到畢業證書...

 

今天參加戴醫生的分享會,我們終於釐清了一些小環節。很基本、很簡單,但是如果沒有同時從多個醫案個別去看,是很難得到的解答。有點類似大數據的概念,統計樣本數越多,才能得到越接近真實的樣貌...。而要一次看到這麼多個案,其實也真的只有從醫生的角度才看的到。所以真的非常感謝醫生不藏私,熱心的舉辦這個分享會,用很有邏輯、很有系統的方式,論述異膚治療基本原則給我們!

本著同是辛苦人的心情,我這邊分享幾個重點,希望能提供照顧異膚的爸爸媽媽們。 

一、異膚成因之樣貌

如果以父母的角度來觀察異位性皮膚炎的成因,在異膚寶寶社團裡真的是眾說紛紜。真的有人推測是遺傳因素(但是我們社團裡確實有這樣的案例:雙胞胎寶寶,一個有異膚、另一個沒異膚),又有人推測是環境因素(例如台中空污、高雄飲水)、...。但是如果要直取目標、切入重點,我們也都很同意其實異位性皮膚炎(還有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其實就是免疫系統問題。(遺傳因素在中醫眼中可能算是假議題,而環境則為加重因子、非致病因素!)

免疫系統的基本作戰模式是這樣子的:免疫細胞偵查體內的狀態,一旦發現有病毒、細菌、微生物等外來威脅,就會馬上出動抗體前往『攻擊』病菌並予以殲滅!但是,如果今天的免疫系統異常亢奮,導致免疫細胞出手攻擊人體自己的組織器官(例如皮膚、關節、脊椎等等),就會形成我們所謂的自體免疫系統類型的疾病。所以,自體免疫系統疾病根本上就是免疫系統出了問題。

依照戴醫生曾經處理過的案例,異膚寶寶的成因包括:學齡前免疫系統不完整、先天稟賦不足、流感疫苗引發過敏、抗體接收器過份反應,種種病因綜合導致免疫系統過亢,對身體無差別攻擊。除此之外,他也觀察到:體質(濕熱、痰濕、毒、瘀)會資助抗體過份亢奮,而抗體過份亢奮則會反饋到體質;意思就是疾病惡化、免疫系統作戰拖延到成長期對抗的慢性病疾病。

免疫系統.jpg

我知道身為異膚家長,我們都被嚇很久了。有人認為媽媽會生下異膚寶寶是因為水果吃太多?有人認為是因為醣類吃太多?我知道社團裡有不少媽媽試圖以偏治偏的方式,包括完全忌口、大量攝取特定營養 @@ 但是在醫生眼中,如果不知道自己體質,很容易吃錯(也可能會吃對,但是他的成功方式不一定能複製套用到所有的異膚寶寶身上)、或者只能控制不能根治、或者甚至以該偏性會養出更大的偏性。最好的方法,還是把自己的體質確定出來,確實『糾偏』。

 

在這邊,戴醫生以中醫的角度來看免疫系統疾病,會看到兩大問題:標實本虛。以往我們都覺得體質應該很好判斷 XD(看他流鼻涕就是風寒、看他有黃痰就是風熱;那如果打噴嚏+黃痰呢?)但其實,標實就包括:病毒型外來威脅、細菌型外來威脅、微生物型外來威脅,或者自體組織器官(例如依皮膚狀況判斷應該清熱化濕、化痰利水、清熱解毒、還是活血化瘀?)。本虛也包括:氣虛血虛陰虛陽虛,治療手法也是非常多元。

疾病的成因可能來自裡外寒熱交雜,如此錯綜複雜之下,到底患者的問題是哪一型?除此之外,隨著疾病的不同時間,或者季節變化、飲食變化、環境變化等等,疾病在跑是非常快的,到底患者當下的狀態是在哪一個階段?(舉例來說,患者不是一直都在濕熱階段,說不定剛好天氣轉涼,孩子出門衣服穿不夠,多吹了一點涼風,就夾雜著風寒流清鼻涕了...)總之,難纏疾病其實是不容易單純用望診、問診就判斷得出來的 @@ 那麼,中醫師的專業就來了...

透過正確的診斷,中醫師應該要能掌握患者的疾病成因;用要確使抗體成熟穩定、減少免疫系統過度亢奮,並恢復到原來的活性。

 

二、中醫師選擇

我知道中醫派系真的很多。這個東西有時候也真得很講求緣分,有關醫生緣我留待最後再說。

如果打算要找一個正統中醫,基本上這位醫生會重視脈診;因為脈診能夠呈現的病機會更貼近真相。除此之外也要色脈合參,包括望診、舌診、問診等等。

 

戴醫生建議一個好的中醫師有幾個方法可以判斷:其一,他至少要能夠講得清楚妳的病因(肺系風寒、脾胃風寒、兩尺風寒?);其二、他要能夠知道他開的藥,妳吃了之後會有什麼反應;其三、他要能夠知道,妳這個病他有沒有把握能治到什麼程度?

我個人依然喜歡建議各位爸爸媽媽,當然還是要先打聽,再來就是利用自己感冒的時候去看中醫。雖然是自己當白老鼠 XD 但是用成人感冒來判斷中醫功力真的是非常簡單又實用的方法!一個好的中醫師開的急性感冒藥,藥吃下去半天到兩三天就會有感。如果成人急性感冒治得不錯,可以再來考慮讓小朋友試試看。

 

三、為什麼特定藥膏有些人有效、有些人無效

我要先說明,這裡的資訊是戴醫師與我們這一群異膚媽媽綜合我們各自的專業與經驗之整理。我們都盡量秉持公正客觀的角度,因為說真的,唯有我們大家放下偏頗與成見,孩子們的難纏疾病才會有機會妥善處理。我們不打算以此攻擊各方療法,只希望能夠找出更妥善的治療手法。 : )

問題一、類固醇為什麼對某些孩子有效?某些孩子無效?

Ans: 因為孩子本身症狀不是非常嚴重,或者他本質不是那麼虛;雖然類固醇無法治本,適量使用來治標還是可以換取時間,讓孩子有時間重新利用自體力量把免疫系統重新建起來
潛在風險:孩子狀況比較嚴重、類固醇也壓不住的?爸媽拿捏不了究竟何謂適量使用?緣分還沒到,孩子沒有機會重建妥自己的免疫系統的?

參考:http://ades.tmu.edu.tw/english/qna/faq/steroid_use.htm (長期使用類固醇會造成:a.體內積水而虛胖,b.骨質流失疏鬆;c.類固醇會壓抑免疫系統,使身體對病菌的抵抗力降低,容易引起後續感染;此外,d.類固醇會阻礙孩子的成長、造成孩子行動緩慢、統合不協調,注意力不能集中等等。

參考:http://www.epochtimes.com/b5/10/6/19/n2942498.htm (類固醇可能產生的副作用:紫斑或皮膚萎縮;痤瘡、毛囊炎;感染;抑制腎上腺素;青光眼;過敏反應等等。

 

問題二、濕敷為什麼對某些孩子有效?某些孩子無效?

Ans: 因為孩子本身症狀剛好是濕熱型體質,某種程度來說,苦寒類型藥劑來濕敷確實是剛好對症下藥。
潛在風險:孩子體質不是濕熱體質,反而越敷越嚴重?爸媽沒注意到孩子有新症狀、或者異膚階段在轉移,爸媽來不及收手改用其他照護方法,結果導致效果反反覆覆?

參考: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8728 (濕敷療法前需要經過醫師評估,有些狀況是不適合使用濕敷療法,特別是急性感染的時候,包括毛囊炎,膿痂疹等。再來就是濕敷療法搭配的乳液要盡量選擇成分越單純的越好,避免一些特殊成分或是天然植萃成分造成異位性皮膚炎小朋友被誘發進一步的接觸性皮膚炎。 

 

 


後記

分享會最後的餐敘時間,勾起我們媽媽們好多回憶!XD 也讓我重新翻出以前曾經有的紀錄,天哪,真的是血淚史... 因為老實說,我也是曾經選錯療法的媽媽,錯誤紀錄輝煌啊~

但是非常幸運的是,這幾年下來,孩子的疾病反而讓我們收穫更多!(回家路上,老公跟我說今天的活動他就注意到兩件事情:一、現場的異膚孩子們都沒有在抓抓 XD,二、吃飯時,沒有媽媽需要出動3C來餵小孩吃飯...!!)

分享我曾經跟群組媽媽們的聊天紀錄給大家:

我很肯定與相信戴醫生的醫術,但是我也要誠實地跟大家說,我漸漸地開始覺得人之所以會生病,可能是帶有很深層的意義的...。

例如有時候是要讓人養成規律生活習慣,有時候是想讓我們嚴格遵從健康飲食的方法,有時候是要讓我們體驗生命的可貴,有時候是要讓我們學習放下物質、功利的追求等等...

我只是想說~說不定孩子生病的目的不是要用來考驗醫生醫術,而是要用來鍛鍊媽媽心智 XD

我覺得我現在已經越來越能包容孩子生病這件事情了...

 

因為就算戴醫生脈診再強、藥再準確,孩子回家不小心流汗吹風、多吃兩片西瓜(這是我的切身經驗 QQ),其實就需要重新調整藥的方向了...

我要強調的是,所以無論醫生醫術再好,其實最後還是要回歸到我們自己和孩子的生活。

如果真的那麼幸運、找到一個不用吃藥也能處理的方法,我真的覺得很棒!說不定就是妳們已經修得差不多,緣分到了~

 

該修什麼?該怎麼樣讓自己比較有醫生緣?

我會說:回歸到此刻當下,深呼吸、放下;並且重新檢視與思考我們與孩子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我們又學到了什麼?相信大家都能得到專屬於自己的真實答案! : )

ange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其實我看到不理性的發言還是會被影響,唉… QQ

因為『看到不對頭的言論就不開心』好像很正常,我都沒想過這個出現的情緒是不是想要提醒我做些什麼功課?『為什麼我們看到不理性的發言會被影響?』

 

原因一、不認同他的講法。

好,我學習尊重他。雖然他的看法不是我的看法,我卻能從這個分歧當中學習到一些什麼。

人對事物的解讀根本無法完全客觀,再怎麼樣客觀的事件大家都能從不同角度來看待這件事情。所以我也無法保證我自己是完全地客觀的,我也要原諒別人不是客觀的 (或許只是他的客觀不符合我的期待)。

例如蔡英文參加遊行的討論,我的想法是「她是台灣人,她當然有針對台灣議題發表或不發表意見的權力!」去年公投結束,有人批評她「沒有充分表達執政者立場」。今天她站出來了,又有人批評她「身為總統參加遊行很奇怪!」我看到的是:同一件事情大家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解讀,想批評一個人、一件事根本不用擔心沒理由。

我只能好好地安我的心,也原諒那些不安的心…

 

原因二、害怕受其影響。

「人之所以感到無能為力,其實是自己相信自己會被影響,其實是妳給予別人那個權力去影響妳。」這個概念,在許多心靈書籍(或者說是Satir)裡一再提醒我的。

妳一定要把自己穩住,時時記得自己的初衷是什麼。一旦妳能記得自己的初衷,妳就不害怕世界怎麼樣變化,因為,妳永遠有自己的信念在支持妳!

例如我們崇尚民主,民主的目的是為了什麼?民主是為了讓我們達到怎麼樣的未來?在那個未來,我們的國家應該長成什麼樣子?

一次次重新想過,我們就能看清楚現在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才有能力去選擇與重新選擇,才有能力覺察到知道自己要的真的跟別人不同,更有能力去穩住自己、包容異己。

 

--

結論是,
感謝那些負面的話語,讓我感覺自己又學會了什麼!

ange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功課來了】今天晚上發生了一點小爭執讓我覺得有點挫折…

買下隔壁的新鄰居(有開一家工廠,算董事長吧)來訪,跟爸爸在客廳喝酒閒聊,我們家孩子們在一旁吃飯玩耍,玩一玩、廷開始繞著桌子唱歌,看起來很可愛很歡樂,阿公就說「讓董事長抱一下嘛~」廷不知道是聽不懂,還是沉浸在自己歡樂氣氛,依然故我地唱歌繞桌子… 然後就一直聽到阿公「讓董事長抱一下嘛~」
調侃好一會兒,後來送客人離開之後,阿公一回到家馬上又是笑臉問廷「為什麼剛剛不給董事長抱?」

我實在是忍不住了,整個大翻臉… 我的想法是,廷有自己身體自主權,為什麼要一直問為什麼他不給人家抱?

沒想到,阿公竟然也翻臉了,他覺得我想法很奇怪,「妳們這一代跟我們真的很不一樣!」「為什麼妳要這樣子過度解讀?」


--

【解惑一】在姊妹群組發牢騷,妹妹的對話讓我發現,她們的修行好高! XD

A: 欸,我突然好想發現了什麼!如果阿公說的是真的!這好像是真的!為什麼我無法相信人家有善意?
A: 我好像寧願相信這世界上有天使,也不願意相信鄰居是有善意的…?
A: 是不是這個缺乏信任的世界,就從我開始!!??
A: 超煩,剛剛翻臉時,阿公阿嬤看起來就是一副受不了我了的樣子…

D: 一碼歸一碼吧
A: 什麼意思
D: 你的重點是老爸老媽的反應(一副受不了你的樣子)吧
A: 不,我的重點在於... 到底我要讓小孩看到善意的世界,還是要教她要以自己感受為主?到底要信任這個世界,還是提防可能的危機?
A: 爸媽反應帶給我的情緒先放下來,我困惑的問題真的就在於這個,到底信任要怎麼建立?

D: 如果不想被抱,就是不信任世界?
D: 我只是單純不喜歡陌生的肢體碰觸、不喜歡大人隨意的支使我的行為,不行嗎?
A: 可是爸媽看我就是覺得我不信任人家,才不肯讓自己小孩給人家抱不是嗎
A: 我確實是不知道該怎麼信任人家阿

D: 廷正在玩,不會注意到大人在聊什麼。
D: 廷想不想被人家抱,是他可以決定的。我們可以問他的是為什麼不喜歡,了解他的想法。
A: 我不知道…
A: 是不是本來都沒問題的,一旦我出聲了,是不是就會把問題變成真的?

D: 然後我從不覺得爸媽那個年代的信任適合放到現代。
A: 我不知道他想不想跟人家抱,但是當下他就是沒給人家抱
A: 那阿公又一直在旁邊講,我真的很怕小孩會分不清楚界線

D: 媽媽也念過我想太多、用猜疑的心去看人,但又怎樣?
A: 我會很受傷…
D: 我不在乎老媽對我的這個評價,只要這樣能夠讓我安心生活就好了
A: 好像我達不到他們的期待
A: 妳好勇敢
D: 受傷是你自己的,為什麼要活在符合他們的期待?
A: 妳是怎麼參悟這個道理的?
D: 我不是勇敢
D: 以老媽的角度叫白目

A: 因為媽媽都會說「妳們要乖一點」
A: 她以前都是這樣子跟我說,現在她成天跟岑說
D: 他希望啊
D: 但我做不到啊
A: 我覺得我如果沒有乖一點,好像就會給她添麻煩
A: 都已經要住在家裡讓她忙東忙西了
D: 就不要想太多,讓彼此痛苦吧
A: 好像沒乖一點,她就會生氣
A: 其實我真的很怕媽媽生氣
D: 爸媽也很怕我們生氣
D: 所以就彼此給空間吧

A: 可是如果沒像多一點,好像就很白目、很自我中心啊?
A: 就像岑,都沒在多想,自己擺在正中間 =_=
D: 自己安排假日、給距離
A: 妳好豁達
A: 我覺得妳上輩子一定是讀佛的

D: 距離帶來美感,離家後一切都比較好!!!
D: 大學有感
C: 我覺得純粹是大姊你考慮太多...
A: 妳講的話都是我靈媒跟我們說的話耶!
D: 高中以前怎麼能不跟老媽吵架
A: 妳要不要自己開一個頻道 XD
D: 生活生活就好

A: 但是媽媽生氣起來真的很恐怖,那種壓迫感,我會怕
A: 對爸爸我就沒有壓迫感,對媽媽我有
D: 我沒有小孩要傳世⋯
C: 我知道啊
A: 所以我剛剛本來要對爸爸講,媽媽一屁股坐到爸爸旁邊,天哪我就講不下去了…
A: 整個氣勢就壓過我
A: 媽媽是我這輩子的功課
A: 我總覺得我可以好好處理她的
A: 可是其實我還是很怕她生氣…

C: 而且就剛剛那件事來說,以小胖的年紀,出於身體自主權考量而不想被抱的機率很小吧
A: 但是老爸就白目,要一直在旁邊講,像跳針一樣
A: 『為什麼你不給董事長抱?』
A: 人家在娛樂效果就算了
C: 他就真的不理解所以想得到答案啊
A: 人家走了,回頭還要再問一次
C: 老爸就這種...很打破沙鍋的白目...
A: 久而久之,小孩是不是就會搞不清楚界線
A: 把玩笑當有趣

C: 呃,可能還有一點吧,因為提出讓抱的是老爸,但是小孩卻不給面子,所以當下老爸感到沒面子?
C: 要看當下氣氛是不是尷尬了
A: 我最討厭把玩笑當有趣的行為
A: 是他提出來的沒錯
A: 把這個當娛樂效果?
C: 並不是
C: 基於「我孫子超可愛的!」的炫耀孫子的心態?
A: 其實宥宥本身就自帶娛樂效果
C: 這倒是真的
C: 光是笑聲就很有喜感
A: 唉…
C: 別擔心,你兒子一歲前跟現在差很多,說不定七歲後跟現在也會差很多

D: 他會72變
D: 我們都知道老爸有時候真的很白目
D: 但他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跟我們相處,他很長時間不在我們身邊
D: 我們無法改變他
D: 但也不要自己內傷
D: 該唸還是要唸,但不要把情緒放太多在身上


--

【解惑二】枕邊人的修行也超高!天哪~我身邊的人都好厲害!

跟妹妹發完牢騷,回到房間小孩都睡了,老公開始碎念... 大意如下:

一、抓重點,才不會像鬼打牆一樣理不清頭緒。

我抓重點的能力真的很弱,阿公抓重點的能力也很弱,所以兩個人對話旁人聽來真的很辛苦...

我們要表達的重點應該是:
a.小孩如果不想給人家抱,就不要。
b.尊重他,不要一直重複問同樣的問題。
c.小孩可能會搞不清楚狀況,他不知道是因為在家裡、在家人身邊,阿公想要讓他對新鄰居(對他而言是陌生人)釋出善意,所以可以親近這個新鄰居。但是換做是在外面,如果有一個陌生人出現、想要抱走他,他會不知道自己可能應該拒絕... (因為上一次不給陌生人抱的時候,阿公不停追問他為什麼不給人家抱?)

二、用對方能理解的語言說話。

我跟老公強調我當下的對話裡有跟阿公說『小孩分不清楚界線』,老公說,阿公可能不知道甚麼叫做界線... (驚!@@)

三、如果我希望阿公好好聽,我就要好好說,把他當作自己的小孩一樣!

對,我對我自己小孩講話不會像我對我爸講話一樣,質問、責備的口吻... QQ


--

結論是,

其實,我剛剛只要在講話之前先想清楚自己要講什麼,然後好好說、慢慢說,就可以得到很好的結果了!(嘆...)

ange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動機是所有行動的源頭。』 (Ruowen) 

每個人的行為(選擇)背後都有一個動機;意思是在動機之下,我們會依據個人的行為模式、習慣創造思想,進而產生行為(選擇)。有些思想家會說,所有發生在你/妳身上的事情,都是依循你/妳的行為(選擇)所產生的、是為了滿足你/妳的動機所產生的結果。

 

動機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在生活中要試圖時時覺察到自己言行舉止的動機更是挑戰 @@

初衷就是最最深層的動機,是需要一層又一層的向下挖掘,因為它往往藏在內心深層的地方(所以我才說可以練習冥想,練習讓大腦閉嘴、讓內在說話...);初衷就是真正覺察、搞清楚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麼?

 

覺察到自己言行舉止真的不是簡單的事情,我們有時候容易口無遮攔,甚至會自以為是在『表達自我』,可是呢...
>> 我們真的要確定自己是不是在把不禮貌當直爽,『為了傷害人而講出言不由衷的話』?
>> 我們真的要確定自己是不是太害怕被傷害,『寧願傷害別人也不要被人家傷害』? 

 

時常檢視、反省自己的動機,講話之前都稍微停頓一下、思考一下,【同一個問題問自己五次】,慢慢的你/妳才能夠言行合一。

 

--

(之二)

這讓我想到Satir課堂瑤華老師曾經跟我們說,生活壓力、有限時間之下,家長有時候很容易忘了自己的動機,究竟是想『養出一個既懂事、又守規矩的乖小孩』、還是根本只是想『控制小孩』?

 

你大可以承認,對、時間有限,我就是需要小孩好好配合。而不是用一堆花天亂墜的理論來說服自己『我是個符合社會期待的好爸爸、好媽媽!』

你的目標只是想要做個符合社會期待的好爸爸好媽媽,並不是要做個能夠接受小孩不完美的普通爸爸、普通媽媽 @@

就像這篇文章中的可憐媽媽,連自己的動機是什麼都搞不清楚...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77146-/

 

瑤華老師也曾說過,有時候你做了任何一個選擇,那個選擇背後一定有它的優點,只是你忘了...。

我們不需直接否決自己曾經的選擇,只要努力把自己原本的初衷找回來就好!

ange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話講出來之前,花三秒鐘想清楚自己想的到底是什麼?
話講出來之後,檢視自己的言論、想想自己講了什麼、我講這番話的目的到底是為了什麼?

 

『我在陳述的是一個事實,還是陳述的是一個觀念?』 (Ruowen)
『有時候忍不住加油添醋只是為了得到別人的認同感;但這真的是事實嗎?還是只是一個意見、觀念?』 (Ruowen)

 

【事實】是不需要介意對方認不認同,事實依然具體客觀存在,因此沒有爭辯的必要。
ex: 我是女生、我生在台灣

 

【看法、觀念、想法、觀點】是因人而異的,因為我只是想跟別人分享,所以不需要糾結在全世界是否都跟我想的一樣。
ex: 我小孩很可愛(但是在其他人眼中可能很調皮)、我做的蛋糕很好吃(但是我媽可能覺得太甜)

 

--

根據我這些日子的練習,我發現真正的事實是非常少的(甚至像羅生門一樣被扭曲),多數的言論都是被詮釋過的、被腦補過的、被加以解讀過的觀點...

有些人喜歡針對觀點來吵架,然而觀點是需要互相尊重的,不該是用來批評與指責的。

 

--

有關事實與觀點的區分,我會建議心臟小顆的人,看新聞會是一個沒啥損失的練習。

方法是在看新聞的時候,練習挑出事實的部分、(記者、新聞台的)觀點的部分。因為新聞要看事實的部分,就會知道要多看幾個頻道,平衡報導、中和一下。因為新聞要看的是客觀的部分,就不需要花心力揣測新聞台到底是想暗示什麼、移花接木些什麼。

那是新聞台的「觀點」,你不需要認同他;只需要知道你需要知道的是什麼就好了。久而久之,那些聳動的、造謠的新聞就不會影響到你/妳了...

 

不喜歡看新聞,而且心臟穩健的人,練習跟家人對話會是一個更直接的練習。

因為我發現與家人(爸媽、伴侶、小孩)對話,往往讓人忍不住放棄所有理性與感性、只為了強辯到贏! XD

多多練習在與家人的溝通過程,慢下來、慢下來、... 慢到能發現自己是否正在用自己的「觀點」據理力爭的時候,說不定就有機會頓悟到了什麼~

 

請記得,

事實可能會被掩蓋,但是不需要過度的爭辯。
觀點則需要我們互相尊重 : )

ange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人與世界的相處透過三個部分來聯繫;腦袋、靈魂、以及心。》

 

【腦袋】是負責邏輯思考的,用邏輯釐清前因後果、用邏輯判斷是非對錯。

我們被教導:用邏輯,過生活;也被教導:唯有努力找出是非對錯,才能修正錯誤。例如有人打妳,背後一定有一個原因,不是『我礙到人』、就是『對方有問題』,妳要想辦法反擊回去、保護自己。

我們汲汲營營、從小就要開發孩子們的大腦、教導他們邏輯觀念,告訴他們事情演變的道理,『任何問題一定有人做錯了些什麼!』

可是這樣的方式卻容易埋葬了人性...

原因在於,幾乎沒有人能講得清楚各種事情發展的來龍去脈,幾乎沒有人能真的看到事情的全貌。更何況,就算你看到了事情的全貌,你又是如何解讀這件事情?用你的經驗、用你的邏輯、用你的標準去判斷任何事情,最後都還是你自己的;因為生活環境、家世背景、家庭教育的差別,沒有人會跟你有同樣的經驗、同樣的邏輯、同樣的標準。

完全用邏輯在世界行走,人只會越來越緊繃、路越走越窄...

 

【靈魂】的層次告訴我們與世界的相處,是致力於尋求我們的人生目的,也就是『了解我們是誰、我們是什麼、以及我們決定成為什麼樣子的人?』

為了發掘真正的自己,有時候我們得透過迷失的困惑感來摸索這些問題。

『擁抱自己真正的樣子以及讓你與眾不同的地方,然後你很快就能學會把自己從這個社會讓你相信的「對的事情」裡抽離,而慢慢地與你與生俱來的感官和直覺得到共頻。也是在那個時候,那種迷失的感覺會逐漸減少,因為當你與學會與自己的靈魂連結來過你該過的生活。』 (Ruowen)

 

【心】象徵著各種情緒,無論是正面、負面的情緒,都有它的價值。

也就是理科太太與Jolin曾說過的... 『情緒來了,就是練習的時候了!』『因為你永遠是在最糟糕的狀態,才能夠學習!』

當你覺得失落的時候,很有可能生活正在失衡。試著去把失衡的段落找出來,不是用邏輯去找,是用心去感受。這個失衡通常是藏在日常生活中,也許是作息、也許是飲食、也許是外在社交關係、也許是自我內心成長,找出來,解決它。

面對它,試著解決它,一小部分、一小部分慢慢解決都沒關係。面對了,它就會變成自我的力量;逃避了,它就會變成自我的恐懼。

最重要的是,不用怕犯錯,犯錯是為了成長,不是為了打擊個人的價值。

 

身心靈要平衡,方法無敵簡單,任何只要還能呼吸的人都做得到:好好吃飯、好好休息、好好睡覺!

不要以為我在開玩笑 XD 這是真的!

 

 

--

人智學(我總覺得它就是華德福教育理論的哲學基礎)的思想概念,就挺契合頭腦、靈魂、心三個面向的唷!

因為人智學透過對人類成長歷程的觀察,認為人類成長在出生之後第一個七年(0歲至7歲)發展意志力、第二個七年(8歲至14歲)學習的是情感能力、第三個七年(15歲至21歲)學習的是分析能力。意志力就是靈魂所司,腦負責分析能力、心負責情感能力。

 

意志力是一股向下紮根的力量;在第一個七年的期間,孩子們會努力地發揮意志力、融入地球,在這趟人生旅程中找一個自己的人生目標。

那人生目標會是什麼樣子呢?

 

心理治療的書經常會提到『內在小孩』的信念。內在小孩出現在我們的幼年時期,由於家庭環境背景的影響,會讓人形塑出一種對自我、對世界的理解與信念。這個理解會你的人生歷程重複地、重複地執行某種模式,藉此來對自己印證這個信念!

 

舉例來說,生長在教養嚴肅、不容許犯錯的家庭,如果孩子犯了錯就被逼到牆角過分打罵,孩子經常聽到『為什麼又錯!你就是故意的!你就是找我麻煩!』

內在小孩接受這個信念,就會開始鬼打牆地『我是麻煩的!我是故意的!犯錯就是不應該!處罰不夠嚴格我不會聽!』然後相關的情境會一再的出現在他的人生過程當中,驗證這個信念...

 

... 直到他頓悟了自己信念的真實面貌,並且重新選擇一個新的信念!

 

我認為:是的!人生依然是有選擇的!

社會教導我們的知識有其價值,但是同時,我們也要常常回到初衷,知道自己正在做什麼~才不會老是在生活中迷失了自我...

 

所以,好好吃飯、好好休息、好好睡覺,你才有辦法回到初衷、重新選擇!真的!

ange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說實話,我真的很喜歡台中,每當有朋友遠地而來,有機會看到台中的好天氣,那是我最驕傲的事 XD 不管它是哪個政黨執政,我都很喜歡這個地方!

 

或許台中因為某些原因,空氣不是很好,但是我知道台北為了政商經營已經累積了很多工作壓力,我知道高雄為了發展重工業已經累積了很多工業污染,我還知道花東為了保持他們的自然環境已經悶了好幾年的交通不便。

// 大家彼此有辛苦的地方,每一個角色都需要被感謝,沒有絕對的應該、不應該。

 

老實說,我也在努力按耐自己接受中國飄來的髒污,因為我在猜,他們飄來的灰塵都已經這麼嚴重,我想他們本地的居民應該更痛苦?如果我們可以多少幫忙消化一點灰塵,說不定他們的內心會舒坦一點,那個國度累積了不知道多少壓力,實在不是我能想像的 @@

// 我願意真心祝福他們,也包容他們,但是不代表我願意額外負擔我所無法負擔的,例如併吞。

 

--
我真的很喜歡台中,我希望台中擁有更好的發展。例如友善環境、愛護動物、藝文教育、人文素養等等這些能讓我們心靈平安的發展~

但是,絕對不是賺大錢 @@ 賺大錢的後遺症,很可怕…

 

在我的想法裡,賺錢是一個認真生活的副產品;意思是,唯有勞動、腦力、技能的付出所得到的收穫是值得妳驕傲的。但是,如果本末倒置把副產品拿來當作人生目標,你就會變得像機器一樣論斤秤量,看不到金錢以外的價值,就像你寧願賺錢也不要花時間與家人相處,就像你寧願逼著小孩贏在起跑點也不要他們練習睏了就好好睡覺好好休息 @@

 

這話很重,但是生活忙碌的當下,或許我們都需要一些警惕…

你唯一能力求改變的,只有自己!

除了必要的工作付出,多睡覺、多休息、多陪陪家人與小孩~我們都能越來越棒的! ^^

ange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想分享我所知道的,是因為『我想分享我知道的』,不是因為『我覺得你錯了』!

 

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是希望能把自己的經驗帶給其他人。交流分享本意應當是良善的,但是人們往往更期待自己給的意見是正確的,所以一旦被別人拒絕或是否定的時候就會開始出現戰-逃-呆反應(感覺到被侵犯、感覺自己說錯話開始陷入自責,甚至感受不到自己的價值),尤其是完美主義者傾向的人。

 

去年開始,我接觸到Satir、人智學、靈性覺知,我開始有新的想法...…

這個世界沒有絕對的是非對錯~
這個世界沒有絕對的是非對錯~
這個世界沒有絕對的是非對錯!

 

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為自己做出『選擇』。你今日選擇所依據的準則,到了明日也許不同,但是你依舊要為今日的自己做出選擇。這個選擇沒有是非對錯,只是最適合當下的『自己』。

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所謂的負責,就是承擔選擇後的所有結果,無論是好、是壞。而且你永遠會從你的結果當中學習到些什麼,再得到下一次的體悟之中。
 

不用害怕選擇,勇敢承擔後果,沒什麼事情過不去的;如果你願意相信輪迴的話,就算、就算你輸了這輩子,還有下輩子! XD

 

專注在自己的生活上,不要用別人的準則衡量自己的選擇,因為我們自己的生活模式絕對跟別人不同,只要能夠持續回頭檢視自己選擇當下的「初衷」,適時調整自己的選擇,我們就能繼續看清楚自己的道路!
 

--

回到交流分享這件事情。

 

我願意分享我的意見,是因為世界萬物的理解、解決是可以有無限可能的。其他人或許不是無知,只是他們沒聽過其他的解法 @@

我願意為朋友提供不同的思考角度,甚至解決方法;但是,那只是我的建議,最終朋友還是需要自己為自己選擇,那是他「最終的決定」。
 

有些人會擔心得罪人、講錯話,其實我們善盡溝通交流之責就好,他人自我擴大(or錯誤)解讀,那是他自己要修的功課、我們不需把他攬來做唷 @@ 我們需要接受的是『任何人都可以犯錯』,我們無法、不需要、也沒有權利為他們的生活負責,面對誤解時你可以選擇澄清、然後寬恕。

 

請記得,

專注在自己的生活上,想清楚自己要的究竟是什麼!

ange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言論自由不叫做「亂」,選舉自由也不叫做「亂」。台灣擁有全世界排名第十名的言論自由環境,這是我們現在最珍貴的資源。選舉自由讓我們的候選人知道全民監督是玩真的,不再像過去一樣萬年世襲。

網路普及媒體發達,本來就是為了讓全人類進化的基本準備。有網路,真實資訊不至於被完全埋沒,有媒體,尖銳又不合理的事件可以被快速揭發。

 

為什麼有些老人家會覺得台灣亂呢?

或許他們是一個上頭怎麼吩咐、底下怎麼做的一代,或許在那個時代背景下,乖乖聽話的人活過來了 (無論是苟延殘喘的、自我放棄的、還是與權威為伍的…)?所以對他們來說,乖代表安全 (也許其他人被鬥爭)、不吵代表和平 (也許半夜有人被抓了)。上個年代的人,需要黑白分明的標準答案來守規矩,這就是他們賴以維生的生存法則,我們可以尊重。

但是,這是他們的,不是我們的。

 

網路世界、民主意識已經被啟發,我們需要新的生存法則。

隨便一個網路流言,我們都知道要先求證。任何一則媒體新聞,我們都知道要設法判斷。你無法指望任何黑白分明的標準答案,因為別人的答案不一定是你的解答。

言論自由、選擇自由、網路、媒體,都有其必要性,身為現代人,我們需要的是善用網路工具、加強自己的判斷力,只要有心、保持開放,這並不難。

 

集權專制國家的結果就是會導向…

為了政府形象,隱匿豬瘟疫情;一旦整個國家功利導向,媒體被箝制,毒牛奶、假疫苗等等,你不知道到底調查結果如何?是否有後續防範措施?各種「被和諧」而不得知的社會亂象…

最後只能用社會評比制度來約束人民,整個社會籠罩在壓力底下,人民守法不是因為善良道德、而是因為攝影機 @@ 如果有一天大停電,這個國家是不是就亂了?

 

效率是什麼?把事情快速解決?

是,快速解決了,但是沒把事情做好、做對;尤其是非對錯在今日世界真的很難界定... 到底有沒有做好做對真的很難講清楚...

把現代生存基本技能學好、跟上,並且無論如何,都要懂得尊重、尊重、以及尊重!

ange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公從圖書館借了一部日本動畫想給女兒看,因為影片封面看起來清新自然吧 XD 一個少女搭配兩個可愛的孩子,他自己先看完之後跟我說這應該是給媽媽看的,轉而推薦給我。我平常實在是很忙,忙起來根本擠不出多餘的兩個小時看電影,就在影片已經到期的那個周末,我們晚上突然有空,想說可能是有緣分吧,就左抱女兒右摟兒子把《狼的孩子,雪與雨》看完了...

女兒很喜歡,兒子中途就在背景音樂中睡著,而我則是數度偷偷熱淚盈眶 (QQ)

這部電影劇情單純不複雜、直接不糾結,算是老少咸宜,但是我覺得更適合所有帶過異膚寶寶、累到一個極致又願意繼續咬牙撐下去的媽媽們,看完真的很容易動容!

 


狼的孩子雨和雪 おおかみこどもの雨と雪

導演︰細田守

年份︰2012

  


以下有雷,我只是想把我的感動與心得記錄下來,有雷慎入。

一、媽媽的耐心

媽媽()的耐心我第一個感動的點,真的!

不管是小孩盧(肚子餓)、頑皮(把家裡咬得到處亂七八糟)、挑戰危險玩具(拉桌巾讓水壺掉下桌、爬櫃子),任一個媽媽可能會馬上變臉發飆的場景,我卻從的身上看到作為媽媽最寬容的應對姿態... (『應對姿態』請看李崇建著作的書籍,大推!)

天哪她怎麼可以這麼沒有脾氣!我好佩服她,就算她只是動畫裡的一個角色,我還是好佩服她!那種讓所有作為都輕輕地當作生活中的一個小樂章而已般的態度,要修養很深很深的人(或者靈魂)才能做得到吧!

 

二、爸爸的意外

爸爸的意外在我開始看電影前就已經有個底他一定會出事,但是真的到了那一段,還是好震驚。

爸爸狩獵失足跌入河裡(後來弟弟也同樣是為了抓一隻鳥而跌入河裡)這個轉折事件,不知道有人會覺得這個很戲劇化嗎?我覺得不會耶,因為人生其實也是這樣子處處充滿意外,下一個轉折我們根本不知道自己人會在哪裡。

記得麗芳老師《孩子只是卡住了》有一章在教她女兒要學習珍惜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時光,不要以為與妳在一起的人會永遠在一起(QQ)對吧?所有異膚寶寶,今天、跟明天都是不一樣的!

 

三、媽媽的猶豫

要住在城市、還是住在鄉村?要當人、還是當狼?

作為媽媽,我們也經常在生活中感受到各種猶豫。我們想給小孩最好的,絞盡腦汁,用心計算,但是我們真的有辦法衝破各種猶豫嗎?如果我們做錯選擇,孩子是不是就得受苦?我們給孩子夠了嗎?還有沒有沒做到的...

每次走到人生交叉口,又是另一場抉擇... 

也可能我有選擇障礙(不好意思 XD)對這個比較敏感。也可能我生活中太多需要抉擇的,用西藥、用中藥,吃營養補充品、吃食物原型就好,吃低醣生酮、吃正常飲食,安撫情緒先順孩子意、堅定立場絕不妥協,族繁不及備載呀...

 

四、媽媽的努力

在學種菜那一段,其實我也是好有感,每種一次菜、菜壞一片,再種一次、再壞一片... 

怎麼跟我養小孩皮膚一樣的感覺!今天把皮膚養起來,感冒毀一次,明天再養一次,晚上媽媽睡著小孩抓傷再毀一次!!

這個只有異膚媽媽才能心領意會的呀... (無力ing)

然後,自學的方式跟我好像 XD 圖書館借書→抄筆記→實作→有問題再重新翻書→抄筆記→再實作一次!

 

五、弟弟的成長

我女兒很喜歡這部影片,所以我們星期一傍晚趁歸還影片前再看第二次。這一次比較看得仔細一丁點,我倒覺得弟弟的進步是在第一次大雪之後,與媽媽、與姊姊的奔跑到山頭的那個當下。從那個當下之後,他就變得比較勇敢,甚至看到河裡的鳥也反射性地想去狩獵(捕抓牠),之後也開始逐漸往山裡跑...。

以下是我覺得弟弟突然轉性的原因,而且純屬腦補性質(XD),參考參考

原因一,在此之前我好像很少看到他主動變成狼(除了寶寶時期很不穩定以外),這一次也是他第一次全力奔跑、賣力衝刺(以前姊姊找他跟他一起狩獵他都不要),感受奔馳中的速度感,或許間接刺激了他的多巴胺,讓他變得更成熟穩定。

原因二,我深深覺得小孩就是要在玩樂之中、在快樂之中才能成長學習、無懼挑戰,讓他變得更勇往直前。

 

六、夢裡的重逢

媽媽在跌落谷底受傷昏厥,夢裡與爸爸重逢,被深深、用力抱著那一段我實在哭到不行(Q口Q)有一種,這一切終於值得的感覺...

『妳辛苦了!』『才沒有呢,我都沒有做好。』

『妳做得很好!』『才沒有呢,我一直做錯。』

身為異膚媽媽,我每次聽到外人的鼓勵,心裡也都是這兩句話...

但是原來我們還是真的很需要被肯定,被鼓勵的!!

 

當然,這部電影還有一個賣點在描述當作為母親,面對孩子自己選擇自己的道路時,也可以用一個更豁然的應對姿態去支持他們,雖然這個我還沒經歷到(小孩才小班+小一),不過也是看又再一次做一個漂亮的示範。

最後,再度推薦給所有累了、想好好大哭一場的異膚媽媽,趁孩子上學、睡覺時找時間看看這部電影吧!

用力哭一下,然後再好好用力抱抱自己!

大家真的真的辛苦了!!

ange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